Menu Home

如何在条件很有限的情况下科研

很早就立下了这个 flag,博士差不多尘埃落定的时候,决定写下这个题目。现在打开文本编辑器,心中五味杂陈,涌上了许多情绪——不甘心、郁闷,但最终归于平静。我不想多写关于我博导的事情,希望这是最后一句。

背景大概是这样的:一个硕士期间取得了一些成果,雄心勃勃地出国读博,结果却进入了一个处于暮年阶段的研究组。研究课题非常经典,但圈子很小众,组里只有两三个人,通常找不到人,也没有meeting,导师已读不回,没有组内合作,没有senior指导,甚至前几年都没GPU。省略掉很多故事,直奔主题: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,该怎么办?

如果能尽早更换导师,这可能是最优解。但如果因为种种原因无法更换导师,该如何自救?以下建议更适合有一定独立科研经历的人(比如,你独立完成过某个科研工作,idea是自己的,指导老师仅在讨论和写作修改上提供了一些帮助,最终论文还发表了):

1. 明确方向:最可怕的不是解不出问题,而是不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

博士培养的目标通常是对某个领域有较深的理解。如何找研究的领域?绝大多数博士生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,但如果你真的需要自己确定研究领域呢?需要同时考虑个人的兴趣和领域的前景。具体来说,需要大量浏览“大组的工作”,大组的工作一般很有系统性,提到某个领域,大家都会想到这个组在这个领域的建树。锚定某个领域后,跟得上大组的步伐,他们开坑,你也能填一部分坑,这是条件有限情况下的较优解。缺点是,他们吃菜,你喝汤。更好的办法是主动和大组建立合作关系,构思一个粗略的项目,主动找大组的老师交流,如果能有产出,后续会很不一样。

2. 多动手:只要不是太理论的方向,做计算机的都少不了写代码

读代码写代码,是科研很重要的一部分。动手实践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。

3. 系统学习与读书

许多博士生没有课程,科研工作几乎只读论文,这条路线现如今可能不太适合了。顶尖大学的课程会与时俱进,几年前的论文,甚至近两年的论文,都会出现在教学里。我最近看Jure的课,常常会发现“这个我读过,这个我也读过”。看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对研究领域形成一个系统性的理解,这更有利于发现领域中的新问题。读书的意义也是如此。

4. 融入一个团队

如果能有实验室同门,即便做的问题不一样,也是有交流的机会的。同时,也尽可能通过其它途径寻找潜在的合作者,可以是开会认识,也可以是邮件联系。

 

暂时只想到这些,待续。

如果导师好,学生可以少走很多弯路。如果我做了老师,我会是非常好的老师。年少不可得之物。

Categories: Life

Tagged as:

peiya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