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启这段旅途?
足尖已叛离原点
雾霭浓稠如谜
我把自己走成问号
在每一粒水珠里
打捞藏匿的晨星
外滩大会2025的板块主要包含:agent,具身智能(机器人产业链),AI时代的数据行业,金融出海。这里我以一个观察者的视角,总结一下前两个板块的内容。
agent可以抽象为大模型的工具化,具备和外界的交互能力和调用其它工具的能力,对于复杂任务,可以拆解为多个 agent来协同完成。在【智能体元年的商业与技术竞速】这个圆桌,agent创业公司,包含Pokee,lovart,second me的创始人/联创,与硅谷101的主理人泓君有很多有趣的对话(推荐在硅谷101的播客收听)。Pokee AI (https://pokee.ai/)的卖点是对多平台内容的支持,包括墙外主流社交平台、学术平台、视频网站等,以及具有视频、图像和文本的生成能力。他的技术核心是:Pokee AI maintains the same performance and low cost no matter how many tools are added. Lovart(https://www.lovart.ai/)是首个辅助设计的 agent,我对艺术创作不了解,以后有需求试着玩玩。Second Me(https://www.secondme.io/),世另我,摘下官网的描述:
The Loss of Me:
As AI Gains Power, We Lose Significance
We Create Second Me:
AI Self that Represents Rather than Replaces Me
想起以前听到的播客,一些CEO很想做这样的数字分身,可以帮自己处理公司事务,和 Second me 很像。这个的技术难点在于记忆能力以及持续学习能力。期待这些工具越做越好。
商业角度,agent 公司需要消耗海量的token,某种程度上,它们都在给御三家打工。当然,创业前几年就能盈利的很罕见,钱还得继续烧。朋友的评论:目前为止每次token价格下降,产品的使用成本反倒提高了;因为目前基模厂商的降价策略是推出新模型,老模型降价;但是企业为了追求高性能反而会去使用更好但是更贵的模型。
除了以上 agent 公司,还有 Fellou (https://fellou.ai/,世界首个 agentic browser)很有意思;
也有蚂蚁出品的【AQ】医疗agent,可以咨询一些小问题。大问题还是去医院放心。
具身智能。宇树的老板出席了主会场的访谈,牌面很足。在专门的机器人展馆,有非常多机器人公司和各式各样的机器人出现,都有实物。可能因为场地有限,这些机器人并没有表现的很惊艳,倒是有小型机器人的足球比赛,适合小朋友看。商业角度,to C的市场,宇树占据了半壁江山,这些不用赘述。我也是参会后才了解到,机器人 to B 市场,如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,是更大的蛋糕,相关产业链急需扩大产能。个人推测,智元机器人借壳上市至少一部分原因是这个。看到上纬新材的股价从今年7月到现在已经增长10倍,感到痛失很多机会。
数据行业,已经发展快20年,在AI时代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。这一块是我的主业,不想草草总结。希望以后有机会来写写。